叔孙通

【介绍】:

西汉儒家学者。叔孙通即叔孙生,名何。鲁国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秦时以文学征,拜为博士。陈胜吴广起义后,逃出秦国,之薛,薛已降楚,事项梁,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公元前205),降刘邦,从游儒生100余人。叔孙通善于观察时势,长于变通,是汉初复兴儒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当刘邦正以武力平定天下时,他不但自己变儒服为楚制短衣,而且专以“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刘邦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汉并天下,诸侯共尊刘邦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与儒生共立朝仪。当时,刘邦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汉王甚厌之。于是,叔孙通上奏曰:“夫儒者难以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刘邦问:“得无难乎?”叔孙通回答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同上)在刘邦的大力支持下,叔孙通与鲁诸生30余人共同制定朝仪,并亲自习之月余。高祖七年,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在长乐宫由诸侯群臣试行,刘邦甚为满意,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于是,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诸弟子儒生悉以为郎,诸生乃皆喜曰:“叔孙通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同上)高祖九年,汉高祖任叔孙通为太子太傅。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刘邦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认为“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上奏曰:“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氏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汉高祖遂罢此事。汉孝惠帝即位后,徙叔孙通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叔孙通为西汉初年复兴儒学、制定礼仪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司迁评价曰:“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上一篇:《新书》 下一篇:董仲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