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解》

唐代李翱与韩愈合撰的注解《论语》之作(见图)。分上、下两卷。李翱在解说《论语》时,对孔子儒家学说多有发挥。在情性方面,认为天人相与一,性与天道合,“天亦在性,春仁、夏礼、秋义、冬智是也。人之率性,五常之道是也”(卷上)。认为性善情邪,“人性本相近于静,及其动,感外物,有正有邪。动而正则为上智,动而邪则为下愚,寂然不动则情性两忘矣”(卷下)。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是性命的极至之说,应当循此穷究情性之奥。主张兼通天人,尽心知性知天而成为圣人。要求坚持礼,“时虽变而礼不革”(卷上),以礼规范民情,使民性立于礼,归于静。在五常方面,强调仁为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核心。“仁者,五常之首也。视听言貌思,五常之具也”(卷下)。认为推行五常,首要在实行仁。在治政方面,提出实行“土均之法”。发挥孔子关于“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思想,指出“君子非不怀土也,知土均之法乃怀之”(卷上),君子应关心土地分配不均问题,推行“土均之法”。在经权方面,认为“权之为用,圣人之至变也,非深于道者莫能及焉”(同上),“圣人之言无定体,临事制宜”(同上),要求既要坚持儒家经典,又要与时偕行,以经权之道作为立言处事之本。该书现存主要有明刻《百川学海》本、《百陵学山》本,清嘉庆吴氏刻《艺海珠尘》本、张氏刻《墨海金壶》本,民国十年(1921)上海博古斋影印嘉庆张氏《墨海金壶》本,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元明善本从书十种》本,皆为两卷。

《论语笔解》 唐韩愈、李翱撰,宋刻本,原藏昭仁殿

上一篇:《进学解》 下一篇:刘知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