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

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是同一的。宋明陆王心学的重要命题。初见于唐代大照禅师:“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空论》)南宋张九成也说过:“心即理,理即心。”(《孟子传·离娄下》)陆九渊则以心即理作为其心学体系的核心命题而展开论证,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集·与李宰书》)。其所谓“理”一般指天地万物存在的法则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原则。“心”一般指人的主观意识及认识能力。陆九渊认为“心”与“理”两者是完全一致,互不相离,同为宇宙的本源。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陆九渊集·与曾宅之》)人心之理便是宇宙之理。所谓“吾心即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集·年谱》),天地万物皆赖于吾心之理而存在,“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陆九渊集·语录》)。心之理“在天曰阴阳,在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陆九渊集·与赵监》)。“心”与“理”是永恒长存的,它超越于时间和空间,无古今、人我、圣凡的界限。认为“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陆九渊集·语录》)。并且“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同上)。这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即一切人内心中的是非善恶伦理道德准则都是同一的。既然“理”在心中,人要达到道德的崇高境界,就毋须向外求索,只要反省内求,“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同上),复其本心既可达到。

从心即理的命题出发,陆九渊重发明本心,认为求理不必于圣贤的书册中去探讨;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之说,以为六经亦不过是“吾心”的注脚,因为不论古圣贤或今人“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以为程朱学派的“穷理”方法“言来言去,转说糊涂”未免太支离,而他自己的求理于“吾心”的易简工夫才是最好的方法。心即理,以主观意识代替对客观的认识、反对实践活动,“闻见愈杂、知识愈迷”。他认为认识只能是“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同上)。明代王守仁推衍此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习录》上)对于心即理的心学命题,南宋末黄震提出批评:“近世喜言心学,直谓心即道,盖陷于禅而不自知。”(《黄氏日钞》卷五)明清之际顾炎武也指责心学是“内释而外吾儒之学”(《日知录》卷十八),认为心即理之说与佛教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上一篇:南吴北许 下一篇:陆九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