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派

明代嘉靖时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因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复古思潮,倡导学习平易流畅的唐宋古文而得名。唐宋派的产生深受王守仁、王畿哲学的影响,《明儒学案》将其理论代表唐顺之列入“南中王门”,称先生之学得之溪(王畿)者为多,“以天机为宗,以无欲为工夫,谓‘此心天机活泼,自寂自感,不容人力,吾惟顺此天机而已’”(《明儒学案》卷二十六)。该派从儒家心学的天机圆活、性地洒落,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主要是:①强调顺应人情,无拘无束,直写胸臆,体现自然本色。唐顺之云:“人知任情宕佚之为无拘束矣,而不知造性地者之尤为无拘束也。”(《明儒学案》卷二十六《荆川论学语》)又云:“近来觉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颜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字。”(《又答洪方州书》)并要求为文当“有一段精光不可磨灭,开口道得几句千古说不出的话”(《答蔡可泉》)。②追求文章之神,注重错综之法。王慎中提出要“得其理”(《义则序》),唐顺之提出要“以精神相”(《答茅鹿门知县》),茅坤亦以“风神”论文。与此相联,他们反对从词句上摹拟古人,要求注重“神明变化”之法(唐顺之:《文编序》),讲究行文之“开阖、首尾、经纬、错纵”(唐顺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该派的文学主张处处可见儒家心学的影子。他们还主张重申文道合一,再续古文正统,则表明了其反复古思潮的不彻底性及其文艺思想的最终的正统性质。茅坤按唐宋派文学主张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文学选本。唐宋派的创作成就以归有光为代表,其《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均属烩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唐宋派在文学史上发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反复古倾向为明后期的公安派所发展,其古文理论又多为清中叶桐城派所继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