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生卒】:1389~1464

【介绍】:

明代理学家,字德温,号敬轩,谥文清,山西河津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三年(1428)任监察御史、差监湖广银场。正统元年(1436)为山东提学佥事,六年为大理寺正卿,性刚直,因事得罪太监王振,陷狱儿死,后放还家。景泰二年(1451)出任南京大理寺卿,天顺元年(1457)迁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时石亨专权,遂乞致仕,居家讲学,从者甚众。著有《读书录》22卷,《薛文清集》24卷,后收入《四库全书》。

薛瑄的哲学思想宗于程、朱,而有所修正和发展。关于理气关系,他认为“理只在气中,决不可分先后”,“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读书录》),修正了朱熹“理在气先”、“理在气上”的观点。关于太极与阴阳的关系,他提出“太极之理只在气中,非气之外悬空有太极”(同上)的观点,不同意朱熹所谓太极之理先于阴阳而生阴阳的说法。关于理、气的特点,他认为“气有聚散,理无聚散”(同上),并以日光飞鸟为喻:理如日光,气为飞鸟,理乘气机而动,如日光载鸟背而飞,鸟飞而日光虽离其背,实未尝与之俱往。这实质上又视理气为二物,与朱熹的观点基本一致。关于格物致知和知行关系,他重视耳目感官的认识作用,认为“耳目口鼻专一事而心则无不通”(同上)。并强调道德践履的作用,主张知行“兼尽”,极力批判佛教以一身“擅造化之柄”的理论和陆九渊只主静坐而不向外求知的主张。在心性问题上,薛瑄继承了宋儒“理具于心”和性即理的观点,认为物我内外同是一理,同是一性。由此,修己教人,主张“以性为宗”、“复性为要”。云:“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始觉性天通。”复性的方法,主要是居敬穷理,在日常接应中省察克己,这与朱熹“下学而上达”的修养方法并无二致。

薛瑄之学对后世有相当影响,门人阎禹锡、张鼎、张杰,私淑弟子段坚,传播师学,名重一时,形成了以薛瑄为代表的“河东学派”。隆庆五年(1571)诏从祀孔庙,称先儒“薛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