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

【生卒】:1536~1618

【介绍】:

明代思想家。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历山西襄垣知县、吏部主事、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刑部侍郎等,卒后赠刑部尚书。资质鲁钝,年少时读书不能成诵。经长期澄心体认,达到人目不忘。年15读性理书,欣然有会。家居40载,孜孜讲学。著有《去伪斋集》、《呻吟语》、《四礼疑》、《四礼异》、《实政录》、《阴符经注》。另有未刊书稿,终前俱焚。

吕坤在学术上不拘门户,出入百家,尤重自得。声称自己的学说不是道学、仙学、释学、老庄申韩之学,我只是我。批评道学先生言行不一,空谈无用。主张天地万物一体,学者应以天下为己任,学问应从“存心、制行、处事、接物、齐家、治国、平天下”入手(《呻吟语·问学》),落到实处。认为天地万物只是一气的聚散,天地生于气化,万物生于天地。永恒的元气是宇宙的主宰。他说:“乾坤是毁底,故开辟后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毁底,故浑沌还成开辟。主宰者何?元气是已。元气亘万亿岁年,终不磨灭,是形化、气化之祖也。”(《呻吟语·天地》)气处在不休止的运动变化之中,事物无不进不退而止之理。一气无间断的流行,使天地万物得以常存。反对把道与器、理与气分割开来,认为道器非两物,“一息不相无”(《呻吟语·道体》),气即是理,理是气之自然,二者相互依存。用阴阳的对立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强调火在五行中的特殊地位,认为有形者有生死,火是气之类,无形而用不穷。反对汉儒天人感应的神学迷信,把由阴阳的对立统一所引起的自然现象的变化称为必然事,把灾异现象的发生称为偶然的非常理,强调说人事,尽道理。认为即使是圣人,不见泰山也无法描绘出泰山图景,不读典籍也无从得知典籍的内容。反对生而知之,提倡学而知之:“人才不甚相远,只看好学不好学,用心不用心耳。”(《呻吟语·问学》)古今事变名物,宇宙人情物理,由学才可周知。从理气相依的观点出发,承认人性有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义理之性纯善无恶,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但二者不能截然分离。如果否认气质之性的存在,道德教化就失去了意义。继承儒家的伦理思想,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反对以出世为旨的道、释涵养,提倡以入世为旨的圣贤涵养。把涵养作为去私欲的重要条件,认为:“涵养要九分,省察只消一分,若没涵养,就省察得,也没力量降伏那私欲。”(《呻吟语·涵养》)“当喜怒哀乐爱憎时,无一厌人语,才见涵养。”(同上)强调“存心”在修养中的意义,认为事从心中出,只要心不放肆,便无过失。同时对中、敬、主静、省察、致知、力行、慎言等修养方法也多有论述。吕坤学识渊博,有独到之见,尤其是他以元气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上一篇:唐鹤征 下一篇:《人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