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考》(惠栋)

清代经学家惠栋考辨《古文尚书》真伪的著作。2卷。全书的中心论点,是区分东晋后出之伪《古文尚书》和汉代所传孔安国之真《古文尚书》。惠栋认为:后世所谓古文,是梅赜所献伪书,以欺世人。而孔安国所献古文五十八篇,则“汉世未尝亡,三十四篇与伏生同,二十四篇增多之数,篇名具在”。刘歆造《三统历》,班固作《律历志》,郑玄注《尚书》,都曾征引。只因当时未立于学官,贾逵融虽传授孔安国的古文学,却不传这些未立于学官的“逸篇”。“于是东晋之古文出,而西汉之古文亡矣。孔氏之书,不特文与梅氏绝异,而其篇次亦殊”(《自序》)。孔颖达甚至把24篇“逸篇”诬指为张霸伪造,遂使后世造成极大混乱,相信东晋伪古文为真《尚书》,而误认汉代24篇“逸篇”为伪书。朱熹、吴棫、陈振孙等能辨梅氏伪书,而不知24篇为孔氏真古文,对此“后儒不能无辩”。惠氏之论证许多与阎若璩之说相印合,故摘其《古文尚书疏证》附见书中。又将采摘传记所得的孔安国《古文尚书》逸文,辑为1卷附后。刊本有《皇清经解》本,《昭代丛书》本(1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