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本体

心自身没有本体,要靠修养学习来体认本体。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关于本体与功夫关系的命题。语出《明儒学案序》。本体与功夫的关系问题,是阳明学内部争论的焦点。本体是指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据,功夫是指道德修养的方法和步骤。王阳明曾说过:“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下)刘宗周发挥了这一思想,倡慎独说,认为:“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功)夫。”(《刘子全书》卷八《中庸首章说》)黄宗羲承继其师刘宗周的观点,肯定本体与功夫的合一:“本体只是这些子,工夫只是这些子,仍不分此为本体,彼为工夫。”(《子刘子行状》)黄宗羲提出:“盈天地皆心也,变化不测,不能不万殊。心无本体,功力所至,即其本体。故穷理者,穷此心之万殊”(《明儒学案序》)。所谓“心无本体”,也就是指“心无体,以意为体;意无体,以知为体;知无体,以物为体”(《子刘子学言》卷一)。作为认识主体的心,并无内容,必须通过“意”和“知”的功能和作用,以认识对象“物”为内容,从而达到对“本体”的认识,亦即“心以物为体,离物无知”(同上)。又由于盈天地之心一本而万殊,因而本体就体现在功夫之中,惟功夫积久,才能体认此本体之大全。所以他说:“夫求识本体,即是工夫。无工夫而言本体,只是想象卜度而已,非真本体也。”(《明儒学案》卷六十)这样,黄宗羲将功夫与本体统一起来,既“尊德性”又“道问学”,克服了心学因易简工夫而学问空疏的弊病。黄宗羲还进一步将功夫实学化,认为功夫的目的是“通今致用”,主张功夫必以“实践为主”(《汉学师承记》卷八),予功夫以经世致用学的实在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