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若璩

【生卒】:1636~1704

【介绍】:

清初经学家。字百,号潜邱。祖籍山西太原,自五世祖起居江苏淮安,父为盐商,以诗名家。年十五补学生员,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25篇,即疑其伪。于地理尤精,审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治学极其严谨、刻苦、专注;立一义,至检数十书相证;一义未析,反复穷思,乃至饥不食、渴不饮、寒不衣、热不扇,必得其解而后止。其学术眼光极其尖锐,往往在别人不注意处觅得证据。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儒科,下第。顾炎武以所撰《日知录》相质,即为改定数条,顾氏虚心从之。编修汪琬著《五服考异》,阎氏纠其谬,尚书徐乾学叹服。徐奉敕修《清一统志》,开局洞庭山,阎氏与其事。晚年撰述益丰,四方从游者日众。皇子胤禛(后为雍正帝)在潜邸闻其名,召见他。他垂老冒病前往京都,胤禛索观所著书,每进一篇必称善。不久,卒于京。

阎氏一生致力于考据学,但也不排斥宋儒义理之学,认为“天不生宋儒,仲尼如长夜”,其意在于以汉儒训诂考古,与宋儒义理之学相印证。学术上最大成就是以无可辩驳的论据证明《古文尚书》是伪书。《古文尚书》自宋吴棫以来,代有怀疑之人,相继抉择,其伪益彰,但都只敢疑而不敢断。阎若璩深潜30余年,尽得《古文尚书》症结所在。作《古文尚书疏证》8卷,引经据典,广搜博采,条分缕析,从篇数、篇名不合,名目互异,至文字不古不今,既不似伏生,又不类孔子,诠释悬绝,是非窜乱诸方面,一一抉其罅漏,陈其矛盾。其考据信而有征,铁证如山,使《古文尚书》之伪大明于天下。其所列128条,毛奇龄作《古文尚书冤词》百计相轧,终不能以强词夺正理,《古文尚书》之伪遂为学术界所公认。梁启超说,自《古文尚书疏证》出来,中国人对经书的盲目信仰状态才有所改变,开始研究其真实性,“研究之路一开,便相引于无穷。自此以后,今文和古文的相对研究,六经和诸子的相对研究,乃至中国经典和外国经典相对研究,经典和‘野人之语’的相对研究,都一层一层地开拓出来了。所以百诗的《古文尚书疏证》不能不认为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六)。阎若璩还据《孟子》,参以《史记》等书,作《孟子生卒年月考》1卷。著作另有《四书释地》5卷、《潜邱札记》6卷、《朱毛诗说》1卷、《日知录补正》、《丧服异注》、《博湖掌录》等。又手校《困学纪闻》20卷,记宋刘攽、李焘、端临、王应麟四家逸事。

上一篇:推故而别致其新 下一篇:《学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