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儒》

胡适撰。原发表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4年第4卷3期。又收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1935年12月初版,后相继再版和三版。此文从如下诸问题进行论述:①认为章炳麟的《原儒》所谓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儒是从一个广义的包括一切方术之士的“儒”,后来竟缩小到“祖述,宪章文武,宗师仲尼”的狭义的“儒”,这是有开山之功的创说。但此说有弱点,必需修正、补充和引申。②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儒的古义指柔,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据《说文》、《广雅释诂》、《外传》,儒的第一义是一种穿戴古服、外貌文弱迂缓之人,据推想当指殷之遗民。殷人的文化乃宗教的文化,殷商灭亡后,“商之名起于殷贾,儒之名起于殷士”,殷士遗风为古服古言,犯而不校,与基督教不抵抗的训条出于亡国的犹太民族的哲人耶稣似有同样的历史原因。证据有二:一见《正考父鼎铭》有“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此为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人生观;二见《墨子·非儒篇》、《论语》等典籍记载儒的宗教行三年之丧制,乃是“殷礼”,并非儒家所创。③论儒的治丧相礼的职业。据《周易》的“需”卦,可推测最初只有一个“需”,而后始有从人的“儒”字。从卦爻辞的种种描写,似可知儒的生活是很贫穷的,“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是不耕而食的寄生阶级;其既颇受人轻视,却又有倨傲的遗风;其职业是一种宗教职业,熟悉礼乐,为他人治丧相礼。故儒就是殷民族的教士,逐渐成为殷周民族共同的教师。④论孔子是应运而生的圣者。认为殷亡后始终保存民族复兴的梦想,渐渐形成一“救世圣人”的预言,如同希伯来民族的“弥赛亚”降生救世的悬记,后引起耶稣领导大运动一样。《商颂·玄鸟篇》即是此预言诗,而孔子即是一个五百年应运而兴的圣人,从《论语》、《孟子》关于孔子的记述和称颂即可验证。⑤论孔子的伟大贡献。认为所以能中兴五六百年受人轻视的儒,是因为他将殷商民族的部落性的儒扩大到“仁以为己任”的儒,大胆冲破民族界限而宣言“吾从周”。又认为,他将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此为“振衰而起懦”的大事业,亦是孔子的新儒教。⑥论老子是正宗的儒。指出先秦思想家都应归于儒墨两大系之下。老子也是儒,其教义代表儒的古义,孔子问礼于老聃、孔子述老聃论丧礼之事等传说和记述,足见老子代表儒的正宗,而孔子则已超越而为新儒。胡适此文刊出后,引起史学界的注视,相继发表一些文章探讨,如:李源澄著《评胡适说儒》,载《国风》半月刊;贺次君著《说儒质疑》,载《史学论丛》;汤向奎著《读说儒》,载《益世报》;最重要的一篇是郭沫若所著《质问胡适》,载《中华公论》,后改名《驳说儒》,收进《蒲剑集》、《青铜时代》。

上一篇:意境说 下一篇:《孟子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