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

【生卒】:1893~1980

【介绍】:

中国现代史学家、古史辨派的创始人。原名诵坤,字铭坚。笔名有天游、无悔、张久、诚吾、桂姜园等。江苏苏州市人。他对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卓越贡献,蜚声国内外学术界,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因此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生平和著述 顾颉刚自幼即受严格的家庭教育,熟读《论语》、《孟子》、《左传》、《经》之类经史书籍。1906年进入苏州高等小学,两年后入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本科哲学系,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并留校任助教,标点《古今伪书考》,并与胡适、钱玄同交往,研讨辨伪书伪史诸问题,力倡考辨学风。1922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次年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引起古史问题的论争。1926年收集有关疑古辨伪的文章编成《古史辨》第1册,在《自序》中阐述研究古史的起因、方法和坚持某些见解的理由,自此标志着在史学界一个以疑古为旗帜以考辨古史资料真伪为职志的“古史辨派”正式组成。1929年任燕京大学研究员兼教授。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成立“禹贡学会”,倡导对历史地理及边疆地理的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边疆救亡的宣传工作。此外,还相继应聘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历史学会理事、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等。应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之请,主持过《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主要著作有:《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三皇考》等,与人合作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学术思想和成就 顾颉刚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古史、古籍考辨、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等方面。以他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以疑古辨伪为思想纲领。这一思想乃是“五四”后反封建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自认继承了郑樵、姚际恒和崔述的疑古辨伪传统,又受了胡适、钱玄同的史学观点和治学方法的影响,加上吸收了社会学、考古学和历史进化论的科学知识,使之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主要有:①创立“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为考辨古史传说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1923年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对这一史观阐明三个意思;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种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并认为“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籍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以此说明中国古史是各时代后人层累造伪的产物。这种疑古史观,对考辨从盘古三皇五帝到唐传说的史料价值,对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崇古观念,揭露奴隶社会残酷剥削的真相,对于消除封建“道统”和伦理纲常的虚伪说教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它为考辨古史传说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标志着中国的疑古辨伪之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②考订古书著作的年代,为考辨古史传说提供可靠的依据。他认识到:“有许多伪史是用伪书做基础的,如《帝王世纪》、《通鉴外纪》、《路史》、《绎史》所录;有许多伪书是用伪史做基础的,如《伪古文尚书》、《古三坟书》、《今本竹书纪年》等。”(《古史辨》第1册《自序》)因此,考订古籍是推翻伪史的途径之一。为此,他考订《周易》的《卦辞》、《爻辞》创作于西周初;《易传》则在战国;《今文尚书》各篇的著作年代不尽相同,其中《甘誓》、《汤誓》、《洪范》等为东周作品,《尧典》、《皋陶谟》、《禹贡》是秦汉间的伪作;《诗经》的辑集年代在孔子以后,孟子以前;《周礼》是战国时齐人的著作;《国语》、《左传》均是战国时人的撰述;老子》、《庄子》均是战国末成书,等等。对于古籍的考订,他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反复比观,多重论证,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③研究历史地理,以探索古代民族和地域的实际情况。他指出,就民族而言,春秋前无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商出于玄鸟,周出于姜嫄,任、宿、须句出于太皞,郯出于少皞,陈出于颛顼,六蓼出于皋陶,楚、出于祝融,皆各有始祖,并不出于一元。只是随着战争起落,民族并合,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因此研究古史当以依民族的分合为分合,寻出其系统的异同状况。再以地域而言,战国前亦无一统观念,如夏在河南北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商起自东北,灭夏而占有中原;周灭商而入主中原,又延申到申、吕、许等地。春秋以后,楚、晋、越、吴等,皆各有疆域。因此,中国地域的统一,是经过夏商周的不断扩展,战国200年的兼并,到秦始皇完成的。《禹贡》、《职方》以及《史记》等所谓的地域统一,是战国秦汉时的情形,决非早就定局的地域。④对于民俗文化有很强的兴趣,在民间故事、歌谣和风俗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是用研究史学的方法、精神来对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故事进行研究,深得学术界的赞扬。“孟姜女”一时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课题。他编的《吴歌甲集》,出世较早,材料丰富,且有很深的理论性。《吴歌小史》、《苏州近代乐歌》等论文,都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在研究风俗学方面,所撰的《苏粤的婚丧》等,也是值得肯定的。

上一篇:《检论》 下一篇:《古史辨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