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物质液化过程要放热,物质液化的两利

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注意 1.水蒸气无色无味,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的.

2.平常所说“汽”其实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大量聚集而成的.

例1 甲、乙两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做“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然后依据数据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4-3所示,你能从此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图4-3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要根据所学知识,全面分析图象,可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分析.

相同点 ①两同学实验时,水的初温相同,②两同学实验时,水沸腾时的温度都是98℃,③两同学实验时,水沸腾后均需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不同点 ①甲同学的实验过程,AC段是加热过程,温度升高,CD段是沸腾过程,温度不变,②乙同学的实验过程,AB段是加热过程,温度升高,BD段是沸腾过程,温度不变,③因所用酒精灯相同,水的初温相同,但AB段、AC段不重合,说明两同学实验时,所用水的质量不同,m>m.

例2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冰棍,会看到冰棍冒“白气”;北方的冬天,在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与解答 首先要弄清两个问题,(1)“白气”的实质是什么?“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无色透明,人眼看不到,“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2)水蒸气是从哪儿来的?要液化成小水滴需要什么条件?夏天,冰棍冒“白气”,是冰棍周围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在冰棍附近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北方冬季,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白气”.

例3 人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甚至会冷得打颤,为什么?

分析与解答 人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由于人体皮肤表面的水会蒸发,而水在蒸发过程中是需要吸收热量的,因此人便会感到冷,如果有风,空气流动加快,皮肤上的水蒸发加快了,从人体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人会冷得打颤.

上一篇:汽化的两种方式下一篇:升华
上一篇:焦距 下一篇:升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