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温州词典

不同底质的生物量和密度

书籍:温州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温州词典》第64页(884字)

潮间带生物的生物量和密度的分布与底质类型、潮区高低、离岸远近等自然环境及人们对其利用开发的程度有关。

水平变化的总趋势是岩石>石砾>泥滩>沙滩;远岸>近岸>沿岸。岩礁岸滩平均生物量克/平方米(以下同)为1987.72,其中甲壳类占绝对优势,为1350.16,占岩碓平均生物量的67.93%。平均生物密度为2189.86个/平方米(以下同),甲壳和软体两类占优势,分别为1057.37和1034.99,占岩礁平均密度的48.28%和47.26%。泥滩生物分布较均匀,平均生物量为36.45克/平方米,其中软件幼体动物占优势,为17.67,占泥滩总量的48.48%,甲壳类次之,为12.73,占泥滩总量的34.92%。

平均密度为186个/平方米,其中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为152.09,占泥滩总密度的81.77%;甲壳类为15.82,占泥滩总密度的8.51%。沙质岸滩生物组成简单而量最低,平均生物量为10.34,其中软体动物为6.65,占沙滩总生物量的64.31%,生物密度也很低,平均生物密度仅为22.48,其中软体动物12.4,占沙滩总密度的55.16%,甲壳动物5.74,占沙滩总密度的25.53%。另外生物量和密度与潮区的开敞程度成正比,开敞程度越大,其生物量和密度就越大。垂直分布:从生物量来看,岩礁、泥质和沙质岸滩都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密度,岩礁岸滩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泥滩断面是低潮区>高潮区>中潮区;沙质断面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与生物量相一致。

海岸敞开程度不同,生物量和密度垂直分布也不同,如三盘尾的中潮区日本笠藤壶生物量高达12525,生物密度为5500,而低潮区日本笠藤壶仅为466.8,生物密度104,开敞性断面中潮区的生物量和密度都大于低潮区的。离岸远近潮间带各潮区的种类数量组成有明显差异,河口型岛屿生物量和密度都很低,为低潮区>高潮区>中潮区,港湾岛屿生物量和密度为高潮区>中潮区;沿岸、近岸、远岸岛屿生物量的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而生物密度均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