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义和团大辞典

梨园屯十八魁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义和团大辞典》第387页(984字)

山东冠县梨园屯群众武力反洋教斗争的18个领导人。

晚清梨园屯是山东冠县在直隶威县辖境内的一块“飞地”——十八村中的一个村庄。梨园屯原有玉皇庙一座和义学坡地30余亩,玉皇庙后毁于兵燹。同治年间,天主教会势力在这一带活动加剧,梨园屯一些村民也信教入会。

1869年(同治八年),村中民教要求分配义学公产,村民分得义学坡地,教民分得玉皇庙宅基地,并将其转让给外国传教士。

1873年(同治十二年),外国传教士以个人名义在宅基地上拆庙修建教堂,村民起而反对,发生民教争执,双方上控到县。冠县知县以1869年(同治八年)村中所立分亩地单为据,允许在庙基上建教堂。

1881年(光绪七年),村内举行玉皇庙会,因细微小事民教发生口角,教会以此为借口请法国公使出面干涉,迫使清政府总理衙门行文山东巡抚处理梨园屯“庙堂之争”。经官府审断,将原玉皇庙宅基归教民“暂行借用”,待教民另买地基建立教堂后再议归还宅基地。1887年(光绪十三年),传教士欲重建教堂,教民又藉机扩充地基,再次诱发了村民的义愤,遂将教堂拆掉重建玉皇庙。民教双方又呈控到县,因官府惧怕教会,官司打了二年,未将庙基收回,并将村中带头上诉的一些有功名的士绅监禁扣押,还限令村民拆庙重建教堂。村民愈愤。村中习练红拳的阎书勤、高元祥、阎书太、阎书嘉、阎仕和、阎仕杰、阎仕林、阎广德、阎招来、廷凤、马廷梅、高启山、刘福和、刘保玉、蒋忠山、蒋建春、李老兆、阎明鉴等十八人为首,号召村民武装护庙,号为“十八魁”。

十八魁组织领导村民在原庙基上重新修建了玉皇庙,教会又领着教民拆庙建堂,双方斗争愈益激烈。冠县知县怕事态继续扩大,从中调解,由官府出资为双方另择地基修堂盖庙,原庙归官府所有,建立义学。

为防止十八魁和村民闹事,经常派兵前往梨园屯弹压。之后,双方拆修多次,斗争相持多年。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东昌府派兵一哨进驻梨园屯护教,十八魁深感力量不足,阎书勤、高元祥等于次年到梨园屯西南10里的威县沙柳寨,向当地着名梅花拳师赵三多求援,并拜赵三多为师。赵三多率领的梅花拳与阎书勤等十八魁领导的红拳联合投入了梨园屯的反洋教斗争,影响波及直鲁交界一带。

1898年10月25日(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十一日),赵三多,姚洛奇、阎书勤等率拳众以义和拳的名义在冠县十八村蒋家庄马场起义。义和团运动兴起。

上一篇:第二次余栋臣起义 下一篇:假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