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义和团大辞典

金钟罩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义和团大辞典》第264页(806字)

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壮外强功法,谓能拒坚抗锐,如金钟罩体故名。

义和团民中多有传习,以“不畏棒击刀砍”,“不畏火枪洋炮”吸引民众。其术远源可溯至北朝时之“履火蹈刀”,唐时的“卧剑上舞”。相传宋时形成此术。明《易筋经》有金钟扣、铁布衫诸名。

清乾嘉年间,主要在江湖拳师及某些民间教门成员中传习。练术者先须守中揉摩,即以掌揉摩腹部,并以意守中。

待练至“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时,续练排打功,即顺序渐进地使用败布槌、木槌、窑砖、钢刀等排击器具,有序地排击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与意念、呼吸相配合。一般为鼓气受排,排后吐气。受排者有请神、吞符、念咒等仪式。如清嘉庆年间发现练术的《金甲罩符咒》,要求受排者默念“神位祖师老爷,弟子请祖师助力保佑,祖师面前讨力,金盔护顶,甲领甲袖,金甲罩身,刀剑铁尺不能伤身”等句。习练时集中意念,将体内力集中于某一部位,产生对排击器械的适应力,亦能产生向外爆发的冲击力。习受排功之外,还须锻练摔跌滚扑的功夫,即各种跌法,亦谓“就地十八滚”或“揭谛功”,以健壮肌肤筋骨。

随着近代火器兴起,民间武术团体和某些教门结社为防盗保家或起事抗官而更热衷此术。1891年(光绪十七年)热河金丹道起义和1896年山东大刀会反洋教时,均以习金钟罩号召徒众。大刀会众服食之符箓写有“法官请到符神位,铁宗神灶保护身,弥陀训字镇三道,铁盔铁甲穿铁衣”等句,谓“掐诀念咒,画符饮吞,排砖排刀,浑身上下无所不排,一夜即成”。

其后大刀会此术与神拳的降神仪式相混合,成为京津地区义和团的主要形迹,故有“金钟罩团”之称谓。

练金钟罩术需要某些特定表演条件的配合,行功前需服“大力丸”,待药性发作而受排;功毕以“汤洗药”洗摩受捶击或摔跌之处,以除肌痛、防肌僵。《易筋经》等武术典籍载有该内服外用诸方剂。

故金钟罩是可视、可感、可不同程度上练就的健身和表演功夫,但并不能适应于近代实战。

上一篇:肥城教案 下一篇:服部雄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