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学辞典

粘多糖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学辞典》第621页(540字)

是因酸性粘多糖降解酶缺乏,使蛋白多糖降解障碍,引起不同的酸性粘多糖在体内堆积所产生的各种病理改变,临床上分8种类型。

粘多糖Ⅰ型,由于a-L艾杜糖醛酸苷酶缺乏所致,属等位基因突变所致;粘多糖Ⅱ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于缺乏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临床分A(重型)、B(轻型)二型;粘多糖病Ⅲ型,其酶的缺乏各亚型不同。ⅢA型为硫酸酰胺酶缺乏(旧称类肝素-N硫酸酯酶),ⅢB型a-N-乙酰葡萄糖胺酶缺乏,ⅢC型为N-乙酰基转移酶缺乏,ⅢD型为葡萄糖-6-硫酸酯酶缺乏,都是硫酸肝素降解所需的酶,以上酶的缺乏均可引起硫酸(类)肝素在体内的蓄积;粘多糖Ⅳ型,有两个亚型。

其ⅣA为半乳糖-6-硫酸酯酶缺乏,ⅣB型为B-D半乳糖酶缺乏。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素的降解障碍,在细胞内沉积。此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粘多糖病Ⅵ型,为N-乙酰半乳糖胺-4-硫酸酯酶缺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在5号染色体长臂5q13.3区;粘多糖病Ⅶ型,是B-D-葡萄糖醛酸酶缺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酶基因位于7q2h2-q22区;粘多糖Ⅷ型,由于N-乙酰氨基葡糖-6-硫酸酯酶缺乏。

目前各类粘多糖病尚无治疗方法,除对症治疗外,基本的治疗期望今后能采用基因治疗。

上一篇:淀粉样变性 下一篇:淋巴管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