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学辞典

室性早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学辞典》第480页(437字)

即“室性过早搏动”。

又称“室性期前收缩”。当窦房结的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室性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

常见于健康小儿,心脏病患儿更易发生,如风湿性心脏病、各种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洋地黄药物中毒等。

心电图表现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异常,时限增宽,多大于0.12秒,婴幼儿>0.10秒,其前无P波。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ST段随T波方向移位,多是完全的代偿间歇。

有时在心率较慢的情况下,可能在两次窦性冲动之间插入一个室性过早搏动,称为间位性过早搏动,此时即无代偿间歇;如果室性早搏出现于每个正常QRS波群之后,可形成二联律;如果室性早搏是由两个以上的异位起搏引起,称为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一般情况下可选用慢心律、乙胺碘呋酮、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早搏,除立即停用洋地黄外,应给予钾盐和苯妥英钠。

上一篇:扁桃体 下一篇:C3前激活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