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学辞典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学辞典》第417页(464字)

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现象。

以全身有出血倾向、休克状态、肾功能衰竭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为其主要特点。可在下述疾病中发生:①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②严重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等;③严重的病毒感染,如重症病毒性肺炎等;④其他感染;⑤血液病、肿瘤及其他危重病症如休克、肾衰等。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激活了凝血系统,使循环的血流出现高凝状态,形成大量微血栓,以后造成了所谓消耗性凝血障碍。于是转为低凝状态,出现广泛性出血。

发生DIC后,由于纤维蛋白酶原被激活,而发生继发性纤溶现象,当纤溶亢进时,又同时促使多种因素加重了凝血的抑制作用,故更加重了出血。临床上的广泛性出血、器官发生微血栓、坏死为主要表现。

晚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可根据不明原因的出血、血液不易凝固、休克及微循环栓塞现象,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作出DIC的诊断。

治疗上在以凝血为主要矛盾时,应以抗凝为主。在低凝期出血不止时,应输鲜血,给予止血剂并给予抗凝、活血化凝之剂;在纤溶亢进时,应给予止抗纤溶药物并给予小量抗凝剂以防DIC的继续进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