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学辞典

幼年性毛细血管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学辞典》第148页(263字)

又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本病非常多见,发生率在新生儿中1/100。通常在出生后几日内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后数周内只有极小的红斑点,以后逐渐增大,常高出于皮肤面,鲜红色,呈现许多小叶。多见面部、头皮和颈部,躯干和四肢部位亦不少见。

大小不一,其直径小者仅数毫米,多在2~4cm。

通常在1~4岁逐渐消退,消退的过程在4岁以后还可继续进行,但进度极慢,超过此年龄则罕有完全消失者。对反复损伤、发生溃疡、产生继发性感染,可能形成永久性瘢痕者,则应作手术切除。也可用CO2或液氮冷冻疗法。

上一篇:尼曼-匹克病 下一篇:幼年型类风湿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