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犯罪学辞典

社会一文化关系失调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犯罪学辞典》第373页(541字)

在犯罪社会学中解释心理异常或变态心理的一种理论观点。

它认为,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社会一文化关系。人正是在一定的社会一文化关系中生活、成长和成熟的,并在生理和心理上完成了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但是,人及其周围的社会-文化关系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当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人所形成的一定的人格及其内在的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却不能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或者做出的变化过于强烈或迅速,超出了主体所能适应的能力范围;或者人的社会-文化关系并没有改变,而主体本身的人格及其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却发生了显着改变,同时又不能相应地协调起来时,就会出现人的社会一文化关系的失调。

这必然会在人的主观世界内部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并带来情绪体验上的巨大变化,从而严重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造成大脑和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如果这种变化过于强烈或持续过久,最后可能导致大脑功能或迅速或缓慢的崩溃,产生变态心理和行为。造成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或急剧或缓慢的变动,如社会运动、配偶死亡、离婚、坐牢、近亲好友死亡、退休、生活条件变化等。

上一篇:初犯 下一篇:初动侦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