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犯罪学辞典

犯罪行为的分化性联想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犯罪学辞典》第182页(468字)

犯罪心理学的原因理论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萨瑟兰。他认为,犯罪总与不良交往有关,它和任何复杂行为一样,在犯罪实施以前都有一个学习过程。他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个体可以区别各种对他起作用的刺激;经过对区别出的某种刺激的多次尝试后,该刺激更会与有机体的某种反应建立联想,形成分化性反应。

所以,犯罪行为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个体对某种刺激建立特定反应的过程;犯罪行为的学习,仅仅依赖于刺激和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萨瑟兰的主要观点是:(1)犯罪行为是习得的;(2)犯罪行为是通过交往习得的;(3)某种群体或集团是犯罪行为学习的主要源泉;(4)犯罪的学习,一是学习技术,二是形成犯罪动机;(5)犯罪动机的具体指向,是从有利的或不利的法典解说中习得的;(6)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违法者,是因为有利于违法行为的解释多于不利于违法行为的解释。

在萨瑟兰之后,另两位美国学者伯吉斯和艾克斯又发展和补充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分化性联想——强化理论,使之更加完备和系统化。

上一篇:犯罪群体失个性化倾向 下一篇:外推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