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希望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第59页(497字)

关于儿童文学的社会功能的一种学说。

源于希腊文,为“洗净”之意。音译为“卡塔西斯”。亚里士多德在《学》中用它来阐述悲剧的审美作用;认为悲剧可以“激起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到净化。”此后,净化便成为文学欣赏和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术语。

对于净化一词的内涵,历来颇多争议。有的从医学角度去解释,认为有渲泄之意。即通过艺术欣赏,可使欣赏者本身已有的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得到渲泄、发散和疏导,从而达到心情平静、恢复和保持心理的健康,也有益于社会。有的从宗教角度解释,认为是涤罪的意思。

即通过艺术欣赏,可使欣赏者认识到心灵情感中不洁的成分,从而抑制、矫正、根除这些成分,使心灵纯洁美好。

也有人从道德伦理角度去解释,认为净化有陶冶、升华之意。

这种解释似较为合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给儿童欣赏者以强烈的道德震撼。

它们所表现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对立和斗争总会引起儿童欣赏者强烈的伦理态度,因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儿童的灵魂会得到净化,情操会得到陶冶,品格会得到升华。

上一篇:特拉弗丝 下一篇:儿童文学批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