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儿童文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希望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第554页(3386字)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中古典文学中的杰作诸如《五卷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沙恭达罗》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然而,印度儿童文学的发展却步履维艰。甚至连印度儿童文学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其原因正如《津儿童文学指南》上所说的那样,“主要是因为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的相互渗透”。其中包括英国统治时期英语文化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多种语言,主要是指印度官方和地方两种语言,其中官方语言指的是包括印地语和英语在内的十七种语言,而本地方言土语则大约有两百种。

一.英语文学的渗透

——传教时期的印度儿童文学

(1817——1850)

印度本土的民间传说、神话以及童话故事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据查证第一家专为少年儿童创办的刊物却是由欧洲的传教士们和一个叫“学校图书协会”的组织于1817年在加尔各答编辑出版的。这家刊物的主要工作是把英语读物译介给印度的少年儿童读者。

后来这个组织还用当地语言(主要是印地语)出版发行了不少经典名篇,例如:《伊索寓言》和《鲁滨孙漂流记》等。这类传教士组织当时遍布印度各地,最为出名的除了“加尔各答学校图书协会”外,还有“基督教学校图书协会”。

传教士社团为促进印度儿童文学的最初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教士们译介进印度的作品大都是些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其内容的英语文学读物,所以这一阶段的文学活动可称为传教时期的印度儿童文学。

二.本土文学的崛起

——印度儿童文学的发展时期

(1850——1900)

十九世纪后半叶,印度才出现第一批献身于儿童文学创作的本族语作家。

教育改革家伊斯瓦·查德拉·维地亚沙嘎尔(1820——1891)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根纳达语(印度西南部使用的语言)的童话故事集。他在编辑过程中对作品的语言风格做了尝试性的处理,使其尽量纯粹而简朴。

从而打破英语文学的传统俗套,以及受梵文影响的句法结构。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教育意向和改革设想占的比重过大,因此文学性较差。

但他却在文学创作方面开了一代先河。

随后不久,1884年,门·斯·布塔拉完成了十五卷本的民间故事集《道德可以主宰一切愿望》。

评论界普遍认为,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对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贡献最大,而且由于泰戈尔的主要创作时期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因此他还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就如同一座巨桥衔接起印度儿童文学从萌发至繁荣的金光大道。泰戈尔的大部分作品是用根纳达语写成的,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04年出版的一部短篇诗集《儿童》,后来他又用英语重写了这部诗集,并改名为《新月集》。诗人通过这部诗集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同时还反映了诗人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郑振铎说《新月集》“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世界,带到了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里去。”书中的不少诗篇曾在我国少年儿童读者中间广为流传。

另一部用根纳达语完成的重要童话集《幸福与微笑》于1897年出版,作者是乔金德兰那斯·沙卡。而第一部用乌尔都语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看玻璃瓶中的鸟》出自莫尔维·艾哈迈得之手,并于1870年出版。与此同时,胡桑·阿萨得用乌尔都语编辑了一套《学校丛书》,着名英国作家迹“林的父亲约翰·迹”林为此书配上了插图。

然而,这一时期的印度儿童文学仍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印记,并且和英语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本国语言撰写的少儿读物,大都是供学校使用的课本和教材,而课外儿童文学读物的领地则被诸如《格林童话》、《爱丽思漫游奇境记》之类的欧洲儿童文学作品所垄断。

三.印度儿童文学的繁荣时期

(1900——)

进入二十世纪不久,或者说是继泰戈尔之后印度儿童文学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这时创办了数家本族语言的儿童刊物,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乌尔都语的《普尔》杂志,创刊于1909年;还有根纳达语的《加拉》杂志,创刊于1916年。随着数家杂志的推广普及,儿童文学创作活动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1936年出版发行了根纳达语着的三卷本的《儿童世界百科全书》。被誉为“印度现代文学之父”的普列姆·昌德(1880——1936)也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批出色的少儿作品,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一部短篇集《石》,收集了七篇根据作家见闻而写成的传奇性的人与动物的故事。博物学家及作家德罕哥巴尔·莫凯尔其(1890——1936)也为孩子们完成了一部迷人的动物故事集《在林莽中》。

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印度儿童作家加瓦拉尔·内胡罗先后出版了《父亲给女儿的信》(1928)和《世界史回顾》(1934)两部对儿童有指导意义的通俗书籍。

印度着名的优秀作家克里山·钱达尔(1913——1977)也积极为少年儿童着书。他写的童话《一棵倒长的树》和《一头驴子的自述》,构思奇异、情节曲折、寓意深刻,被认为是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珍品。

1947年印度独立,各种地方语言的儿童文学刊物一下子猛增到十七家之多。

而与之并存仍有两家英语刊物:《目标》和《儿童世界》,这两家编辑部设在新德里,前者是一种普及性杂志,包括体育、幽默、新闻和儿童读物等栏目;后者为政府投资并管理的全国发行的刊物,主要栏目有:儿童图书介绍、作家言论、书评等。

进入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印度儿童文学研究也有了一定进展。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公立图书馆设立了儿童分部,为热心于儿童文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园地。紧接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与马德拉斯的“南部之言书籍托拉斯”合作,对印度儿童文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克·塞沙得里和阿·瓦里亚帕的调查报告较为引人注目,他们都对印度儿童文学图书的现状做了深入而广泛的了解,同时对今后印度儿童文学书籍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提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热情和发展儿童文学的创作活动,1980年由印地语着名作家兼出版商维西瓦纳斯建议,成立了国家儿童图书协会,并设立了儿童文学奖。

时至今日,全国性的优秀儿童作品评选活动已举行过多次,其间产生了上百篇获奖作品,获奖作家均得到为数一千卢比的奖金,国家则有义务买下数量相当可观的获奖书籍。近年来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影响较大的有:雪莉·阿罗拉的《那时的拉门》(1960)、阿尼塔·德塞的《孔雀公园》(1979)和《海边的村庄》(1982)等。

尽管如此,很多作家仍从事英语写作,因此英国儿童文学作品仍占很大的比例。例如曾获国际和平奖金的莫里克·拉兹·阿南德(1905——)是一位一直从事英语写作的印度作家,他的着名中篇小说《印度一个男孩的故事》,以自己的身世为线索,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活生生的生存与奋斗的画卷,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反响。

进入80年代不久,印度就成立了儿童文学作家协会和儿童图书托拉斯,专门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和出版工作。

尽管印度民族众多,语种繁杂,且又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但是在印度各界人士的积极配合下,印度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