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民间文学词典

民歌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民间文学词典》第362页(487字)

民间歌的一个门类。

是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具有民族特色的诗歌。中国古代称能唱的歌谣为民歌,只诵不唱的为民谣。《毛诗故训传》解释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但现代广义的民歌,亦包含民谣在内,它已成为歌谣的总称。民歌起源于集体生产劳动,为协调劳动,减轻疲劳和征服自然的愿望而创作和流传。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民歌的社会作用愈来愈重要,它具有调节劳动、配合仪式、表达爱情、游艺娱乐、训诫子弟、裁决是非、传授知识、抨击统治阶级等多种社会功能。

民歌因受曲调制约,一般有较稳定的曲式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歌词章法句式。其章节比较整齐、篇幅短小、富于抒情。比如中国的民歌,就形式而言,汉族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如信天游、爬山歌、赶五句、四季歌、五更调、十二月、十枝花、盘歌等。少数民族则有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儿”,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等。就艺术风格而言,汉歌北方豪放,南方则委婉,苗歌瑶歌古朴,藏歌傣歌光丽优美,蒙歌健朗,鄂伦春歌粗犷。

上一篇:民俗 下一篇:民进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