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辞典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326页(567字)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

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常用的芦笙管6根,外侧开有接音孔,下端装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头葫芦内,每簧一音。

在每二三根笙管上端套竹管作为共鸣管。

小芦笙的管长十几厘米,大芦笙长四五米不等。低音芦笙类中,有在大竹筒内装一细竹管,发音者称为“芦笙筒”。

现经改革,笙管数增至20余根,每管上端均套用薄铜皮制作的共鸣管,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又五度。芦笙音色明亮浑厚,男女均可吹奏。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

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胶)就能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和古朴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