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辞典

凤阳花鼓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303页(642字)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凤阳花鼓,一般是一男一女演唱。女角左手持扁鼓,右手持细竹鼓条,演唱时,女演员长长的鼓条跳动在花鼓上,音韵和谐,配合着男演员敲响的小锣,2人边舞边唱。这种演唱艺术可以在门前小巷演出,也可以登上精致的舞台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使用的花鼓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3寸左右;鼓条以两根1.5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棍)为好。

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

凤阳花鼓还有一定的演唱程式。唱的时候,先打花鼓吸引观众,然后边唱边舞,唱完一节又打花鼓。凤阳花鼓多为群体演唱,边唱边舞,队形、打鼓方法和姿势也有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

安徽省凤阳县凤阳花鼓起源于明朝初期,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为全国最小的表演用鼓,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上一篇:达斡尔族乌钦 下一篇:赫哲族伊玛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