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辞典

五音戏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91页(467字)

五音戏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

五音戏又名“五人戏”,因其多至5人搭班演出而得名。它由民间花鼓秧歌发展而来。

起初演出没有弦乐伴奏,只靠锣鼓,一般是四五人搭班,兼操锣鼓,演唱时完全清唱;乐队最多有4人(鼓板、大锣、小锣、小钹),但都会演唱。

上场能演唱,下场打锣鼓,这是五音戏的老传统。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据统计有160余出。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

唱腔特点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咬字清楚,腔调旋律变化较多,用本嗓唱,女腔尾音长、旋律长,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

由于表现的多是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故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常用民间谚语和形象比喻,五音戏深得一方百姓喜爱。

五音戏《王小赶脚》剧照

上一篇:柳琴戏 下一篇:茂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