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辞典

蜡染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21页(581字)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实际上应该叫做“蜡防染色”,它是用溶化的黄蜡(即蜂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天然纤维织物上,然后放入适宜温度条件下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因为黄蜡不溶于水,有蜡的地方就染不上颜色。染好色之后,加温使黄蜡融化,织物上即现出因蜡保护而产生的美丽的花纹。

蜡染的灵魂是“冰纹”,是一种因蜡块折叠迸裂而导致染料不均匀渗透所造成的染纹,往往是带有抽象色彩的图案纹理。

蜡染作为中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非常悠久。

早在秦汉时代,西南地区的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

蜡染这一古老工艺,至今仍在中国贵州云南的布依、苗、仡佬、水、土、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

按不同的民族风俗和审美特征,艺术风格不同,应用范围、部位也有区别。如贵州镇宁市布依族的蜡染多为单色(即蓝底白花),花色喜用爪菜、茨黎花和涡状、波状、连锁式花纹,多饰于衣领、袖、裙上。

苗族的蜡染则加染红、绿、黄色,或在图案的花蕊、枝叶上缀红、布绿;或在蓝白裙料某部位镶拼上红、黄、绿色细边;或红底白花蜡染布,显得格外俏丽。

上一篇:剪纸 下一篇:刺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