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辞典

早期话剧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18页(576字)

话剧于20世纪初从国外传入中国。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稍后,随着中国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侨民涌入中国,上海成为他们主要的聚集地。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

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借用过来的,为后来的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

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一般中国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的名剧《茶花女》第三幕,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通《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采用了分幕方法,具有通过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以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上一篇:快板快书 下一篇:现代话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