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交通大辞典

TCP/IP分层协议结构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交通大辞典》第1044页(674字)

为保证采用TCP/IP协议的异构网络间无缝互联(即“开放结构互联”)的协议参考模型。

如同ISO/OSI参考模型,因特网(Internet)采用TCP/IP协议集的分层协议模型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一般由基于硬件层次上的四个概念性层次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①应用层。在最高层,用户调用应用进程来访问TCP/IP协议集所提供的多种服务,如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送(FTP)、电子邮件(SMTP)等。应用进程负责收、发数据。不同的应用进程选择各自的传送服务类型,如独立的报文序列,或连续的字节流,将它们按要求的格式传到传输层。②传输层。

它为不同系统的应用层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传输层上要将数据流分为“数据报文”传送到IP层,既可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也可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以确保数据无差错地按顺序到达。

③IP层。

使用IP协议,接收从传输层传来的消息(含有目的地址),封装成IP数据包,使用路由算法确定到目的主机的路径,然后送到相应的网络接口转发。

IP协议提供统一的IP数据包格式,屏蔽了网络层各通信子网的差异,为收发信息提供了透明通道。④网络接口层。

是TCP/IP协议集的最低层。它接收从IP层传送来的IP数据报,通过物理网络转发。

所谓物理网络,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广域网(X.25分组网、帧中继网、ATM网等)或城域网。随着IP网的发展,上述协议体系的内涵也正在不断更新,以更好地解决网络容量的伸缩性、QoS保障机制、安全性和对新业务应用的支持。

上一篇:帧中继 下一篇:移动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