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卫拉特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696页(1586字)

卫拉特蒙古是蒙古族的一支。“卫拉特”是Oyirad的汉语音译。蒙元时期将Oyirad译作“斡亦剌惕”、“斡亦剌”、“外剌”、“外剌歹”等。明代译作“瓦剌”。清代至今译作“卫拉特”。国外一些着作称之为“卡尔梅克”,或称之为“西蒙古”。西蒙古是相对于东蒙古(喀尔喀蒙古等)而言,主要指卫拉特蒙古。对卫拉特一词的语源,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卫拉特”是由“卫拉”(Oyira)——含有附近、邻近之意,加复数成分“特”(d)组成的,意为“亲近者”、“联盟者”;另一些人则认为“卫拉特”是由“卫”(Oyi)——林木、森林,加“阿拉特”(arad)——百姓组成,意为“林木中的百姓”,这和《蒙古秘史》中对他们的称呼“槐因亦儿坚”(林木中百姓)是一致的。卫拉特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部落。15世纪中叶以后,其主要组成成员有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辉特等。他们之间有一个松散的组织,不定期地举行“丘尔干”(会议、会盟),讨论共同面临的问题。丘尔干选出一“达尔加”(盟主、清代史籍称之为卫拉特汗),最早的盟主是和硕特部的博贝密尔咱,后其子哈尼诺颜洪果尔、孙拜巴噶斯、图鲁拜琥(顾实汗)、拜巴噶斯之子鄂齐尔图车臣汗相继为卫拉特盟主。17世纪初,准噶尔崛起,其首领哈喇忽喇、巴图尔珲台吉也曾担任此职。16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受到达延汗、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喀尔喀部、和托辉部的不断攻击,卫拉特遂向西迁到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伊施姆河一带,并南下到达伊犁河、天山北麓。由于人口、畜群的增加,牧地相对缩小,加上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宗教上的原因,一部分卫拉特人主要是土尔扈特人(约5万帐)在和鄂尔勒克率领下于1628年开始向西迁徙,最后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定居下来;一部分卫拉特人主要是和硕特人,在顾实汗率领下,于1636年进军青海,并在1642年在青藏地区建立其统治;一部分卫拉特人主要是准噶尔人、杜尔伯特人则居留在额尔齐斯河以南、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建立起准噶尔兀鲁斯。1717年准噶尔进军西藏,摧毁了和硕特在西藏的统治。1720年清军进藏,驱逐了准噶尔军,并乘机在青海和硕特等部中实施扎萨克制度,加强了对青藏地区的统治。1753年杜尔伯特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率其所属3700多户投降清朝,随后杜尔伯特其余各部亦相继来归。1759年,清政府同意杜尔伯特部的请求,将他们安置在乌兰固木,命名为赛音济雅哈图盟,设置扎萨克进行统治。1755年,清政府乘准噶尔部内讧之机,进军伊犁,迅速统一了天山北路,随后于1759年统一天山南路,1762年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进行管辖。1771年,游牧在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因不堪忍受沙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迫害,在渥巴锡汗的领导下起兵反抗,并率部东返故土。清政府一方面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救济、安置,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存有戒心,实行众建以分其势的方针,将和鄂尔勒克之裔称为乌纳恩苏珠克图旧土尔扈特,下分南、北、东、西四路,分驻裕勒都斯、和布克赛尔、乌苏、精河等地。将卫衮察布察齐之裔称为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驻牧布尔根河。将同东归的和硕特称为巴启色特启勒图和硕特,驻牧小裕勒都斯。清政府对他们编置扎萨克,设立盟旗进行统治。游牧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的卫拉特人主要是杜尔伯特人和和硕特人,当年因伏尔加河解冻,他们遂滞留在当地。西方作者依据穆斯林史料称他们为卡尔梅克人,久而久之,他们也自称为卡尔梅克人,而忘记了自己古老的名字。此后,由于政治、地理等多种因素,各部分卫拉特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总的分布格局则没有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少数卫拉特人迁往西方国家,主要是德国、法国、美国。在美国有二千多人,主要聚居在纽约红狮街(Red lio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