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西北民族词典

甘肃藏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西北民族词典》第202页(2856字)

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祁连山东端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陇南山区的文县、武都、宕昌、定西地区的岷县也有部分藏族居住。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口最多,有27.7万人,占全省藏族人口的75.43%;武威地区次之,有5.7万人,占15.56%;陇南地区有1.7万人,占4.53%;张掖地区有8819人,占2.4%。其余各地、州、市人数很少,均不到总人口的1%。甘肃藏族人口分布地域较广,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82个县、市区分布有藏族人口。藏族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有8个,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有7个。甘肃藏语主要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的安多方言和康方言。天祝、夏河、碌曲、玛曲以及卓尼北山、康多一带操安多方言,卓尼农区的洮河沿岸及傍山一带主要使用康方言。黄河河曲及大夏河流域藏族自称“安多哇”,洮河流域的藏族自称“藏巴哇”。解放前,甘肃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卓尼、迭部、夏河、碌曲、玛曲等藏族聚居区,程度不同地处在带有农奴制残余的封建社会阶段,实行“政教合一”的政体。土司、头人、活佛、僧纲统治着藏族社会。临潭、舟曲、天祝等地的藏族,社会形态基本上已转向封建地主制。国民党统治者在此实行保甲制度,借以加强对藏族民众的统治和剥削。甘肃藏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其各大教派中格鲁教派(黄教)影响最大。据50年代初期的统计资料,甘肃藏传佛教寺院有369座,僧人16934人,活佛310人。卓尼禅定寺和夏河拉卜楞寺是甘肃省境内建寺年代较久,较为着名的寺院。卓尼禅定寺创建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起初为萨迦派寺院,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该寺改宗格鲁教派。为甘肃藏区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设有六大扎仓(学院),寺僧三千余人。为藏传佛教格鲁教派六大名寺之一。甘肃藏族大部分地区,以糌粑(青稞炒面)为主食,牧区食肉较多,农区饮食多杂以蔬菜。藏族的手抓肉、蕨麻米饭,以美味可口而着称。藏族人在婚姻关系上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力,“招女婿”之俗相当普遍,尤其在牧区,女婿与儿子有同等的权力。女子成年举行成年仪式。之后,将可以自由恋爱,自找情侣,父母一般不予干涉。结婚时,一般由男方提亲,得到父母的同意后,男方给女方送去衣服、首饰等物品,有的地方也送现金彩礼,通常数额不多。结婚时,亲戚邻里都来贺喜,主人备肉酒款待,对唱藏歌,跳藏族舞,场面很热闹。甘肃藏族的居住方式,大致可分两类。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除保留有“碉房”(石头砌墙,矮小而简陋,窗户小,有“墙官房”之称)外,多数为土木结构的小楼房和平房。楼房一般为二层结构,上层住人,下层作库房或牲畜圈,院子较小。上层内屋分为两大间,外间供置佛龛,内间作灶房,灶房中部砌连灶暖炕。碗架通常置于面柜之上。楼房由木板修建。上下层之间有楼梯或藏区特有的独木梯相通。有房廊,比较宽敞。舟曲藏族群众居住的房屋,没有隔墙,多为明格,仅以一矮墙相隔。屋子正中有一火塘,用来做饭取暖。靠近森林地带的民房,多用木板装修,窗户大而别致。卓尼县洽盖、康多、舟曲的铁坝、拱坝等地群众住搭板房,屋脊较高而陡,用木板搭盖,起到屋瓦的作用。近几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部分群众建起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房。纯牧区,夏季多住帐篷。帐篷以牦毡缝制,以两根木杆为主,另一根为梁支撑,外面用毛绳将四角拉紧固定,形成覆斗状,内部宽大,顶部中间平时开一天窗,通空气和排烟,晚上或下雨天,褐片盖严。帐篷中央筑灶台,烧火做饭,两边铺有羊毛毡、羊皮或垫毡,平时席地而坐,晚上卧床休息。还有白布帐篷,这种帐篷,形状大小不一,较轻便,但保温性、耐用性不如前者。甘肃藏区牧民,现已基本上实行定居。冬季住房也越来越讲究。其建筑式样与农区相同。甘肃藏族丧葬习俗因居住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一般人死后,捆作胎儿状。可分为火葬、天葬、土葬、水葬、塔葬等。通常活佛圆寂后实行火葬。卓尼、天祝等地的部分藏族也采用这一葬俗。先将死者的身用布或腰带捆缚成蹲式,两臂弯曲两手托腮,置入木制的宫殿样、小轿子形的棺木中,然后,砌一座宝瓶式炉子,下有炉齿,将柏木按一定要求置入其中,放上酥油或浇上清油;上层置放死者,在僧的超度经声中点火。火化完毕后,拣拾骨灰,或塔葬,或土葬。通常活佛要进行塔葬,平民百姓土葬。百姓实行火葬的过程也与上面的葬俗稍有差异。天葬,主要流行夏河、碌曲和玛曲、卓尼的部分地区。水葬,一般为靠近大河沿岸的牧区,如甘南玛曲县黄河沿岸部分地区。舟曲、卓尼、临潭以及天祝县的许多地方都采用土葬。舟曲部分地区还采用“寄棺葬”。“寄棺”是夫妻中的一人亡故后,殓棺后暂存在崖旁、地头、路口。待另一方亡故后,方能合墓安葬。甘肃藏族的节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属宗教性节日,一类属民间性传统节日。宗教性节日有毛兰姆节,自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日结束,历时15天,每天除僧人诵经,群众跪拜朝佛之外,还要举行“放生”、“晒佛”、“恰木钦”、“酥油花供灯会”、“转香巴”等活动。娘乃节,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相传这一日为释迦牟尼诞生,其信徒念经、斋戒转“古拉”,行善积德。燃灯节,在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相传为宗喀巴大师圆寂之日,各寺院经堂、佛殿全部向外开门。僧俗群众手提酥油盒、炒面、柏树枝和藏香、点灯、煨桑、转经轮等,晚上各寺院的经堂、佛殿、襄见等建筑物上都燃灯火。还有“抽箭节”、“登见日扎节”等。藏族的民间节日主要有,“洛萨尔节”(春节)为一年之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早晨各家煨桑,在佛龛前点酥油灯,着新装,并相互拜年。互祝“洛萨尔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期间,要举行民间节日活动,唱酒曲、酒歌、娶新娘、姑娘“上头”等等。香浪节,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一种群众性游山活动。夏河藏区较盛行。通常为盛夏时节,每年农历六月底到七月初进行。天祝等藏区在“香浪”期间要举行赛活动。除此,还有舟曲博峪的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五日),舟曲墨水沟祭水节(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等。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的形式主要有:鲁,一般分为三段,每段字数基本相等,互为对应。以赞颂、祈愿、祝福、对答等为主。酒歌,每首四句,或六句或八句以上,但皆为偶句,一般在节庆或婚礼演唱山歌(藏语称之为拉伊),内容大都以爱情为主体,回避长辈亲属和尊者。舞蹈主要有:舟曲的“罗罗舞”,这种舞没有乐器伴奏,边唱边舞,人数不限。“摆征舞”,舞者均为男性。动作粗犷豪放。“项铃舞”,舞者项圈上拴有十多个铜铃的项铃为道具,边唱边摆动项铃,身躯时仰时俯,或左或右,节奏明快。舟曲藏族的民间舞还有“多迪舞”、“舞”等。流行卓尼、藏巴哇、柏林一带的为“巴档鼓舞”,卓尼卡东一带的为“阿甲舞”,迭部尼傲、旺藏一带的为“尕巴舞”。除此,拉卜楞寺院的宗教法舞和藏戏,在藏区具有相当的影响。

上一篇:甘州回鹘 下一篇:《甘肃回族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