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军事史辞典

节度使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军事史辞典》第750页(457字)

官职名。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王朝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任河西节度使,始有节度使的称号。此后,沿边重镇,如朔方(治今陕西靖边白城子)、陇右(治今青海乐都)等皆设节度使。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沿边诸地共设有九节度使,一经略使,即: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以防东西南北诸边。每当授此职时,朝廷赐给“双旌双节”,以示其权。初设节度使时,其权力仅限于军事,后权力渐大,集军政、财政、行政大权于一身。节度使又往往身兼数职,《廿二史劄记》卷二十称:“节度使多有兼按察使、安抚使、度支使者。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之势日盛”。安史之乱后,内地亦多设节度使。

节度使因总揽一区的军政、财政、行政大权,往往拥兵自立,不奉朝命。节度使之位又往往擅传子孙或部下,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时,沿唐制,各地也多设节度使。宋初,始收回节度使的兵权,节度使成为荣誉虚衔。

至元代,废节度使之号。

上一篇:都统 下一篇:经略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