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菠萝黑心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25页(1216字)

【症状】:

本病主要危害成熟果实。症状有两种:一种是受侵害时的小果变褐色,或形成黑色病斑,并逐步木栓化,使果肉变硬。另一种症状是病菌侵染部分心皮,剖开病果时,近果轴部变暗色,水渍状,随后变为黑色。患病果实外表与正常果无异,但可据敲果产生的不同音响加以辨别。病果虽大,但重量较轻,敲果时声音较响(图6-3)。

图6-3 菠萝黑心病

【病原】:

病原有两种。前一种引致小果变黑的病原是一种细菌;后一种引致近果轴部分变黑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属半知菌亚门。据广西农科院菠萝黑心病研究组的研究及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规律】:

本病发生主要是花期遇低温多雨。尤其是花期遇骤雨易诱发病害,因在开花期间雨水易流入花腔内积聚,病菌随雨水进入花腔内。当果实转入成熟阶段时,病菌开始扩大侵染范围,使之发病。

菠萝品种对黑心病的抗性有差异,广西种植的南园五号抗性最强,其次是无刺卡因,菲律宾种抗性最差;激素应用与病害有关,一般激素浓度使用适宜,可提高果实本身的抗病能力。赤霉素与奈乙酸混合施用的发病最轻。钙素对黑心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增施氮肥,发病加重;不同果季果实的发病程度不同,广西的菠萝夏果一般不产生黑心,发病主要在秋冬季果实。此外,果实采收成熟度愈高,发病愈早且重,相反则发病轻且缓慢。

【防治方法】:

(1)控制果实采收的成熟度,推迟病害的发生。鲜果远运外销的秋冬果的成熟度以控制在6.5成较为适宜;本地鲜销、短距离运输或夏果的成熟度不宜超过8成。

(2)采收至贮藏期间,注意避免果实受伤。发现病果应立即剔除,以免病菌在贮运期间传染蔓延。

(3)合理施用激素催果,可提高果实的抗病能力。目前广面菠萝催果用75ppm赤霉素和200ppm萘乙酸,每果季施用2-3次较合适。

(4)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钙素可减轻病害的发生。但钙素浓度过大有灼果现象,应予注意(3%氯化钙抑制作用明显,但果表有轻微灼伤)。

(5)药剂防治,自开花起,每隔三周喷一次0.5∶0.5∶100波尔多液,防止病害发生。

菠萝黑心病又称小果褐腐病、果目病。是广东、广西、福建菠萝主产区广泛流行的一种病害。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即开始受害,至果实成熟期最为明显。受害轻的可降低果实品质,严重者可丧失商品价值。

上一篇:6.香蕉黑星病 下一篇:3.菠萝黑腐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