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藻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29页(890字)

【症状】:

叶面初期出现灰白色或黄褐色小圆斑,病斑向四周长出纤维状纹理,形成隆起的毛毡状物,呈灰色,后转为暗褐色,紧贴在叶片上,使组织变褐坏死,并穿透叶背。后期在病斑长出橙黄色霉状物(图2-3)。

图2-3 藻斑病

1.病叶 2.病原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一种寄生性绿藻。病部上的毛毡状物即为藻类的营养体(藻丝体)。以后在藻丝体上长出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梗顶端膨大,上生8-12条小梗,小梗顶端各生一球形、单胞、橙红色或黄褐色的孢子囊,大小为14.5-20.3微米×16.0-23.5微米。孢子囊遇水散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椭圆形,双鞭毛,无色。

【发病规律】:

本病病原以营养体和孢子囊在病叶和落叶上越冬。翌年越冬病菌遇水散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雨水传播,落在叶上侵入叶组织,使之发病,病部再产生孢子囊,散出游动孢子不断再侵染为害。潮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传播。树冠过密和荫蔽、潮湿、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生长衰弱的老树及树冠下部老叶受害严重,嫩叶上较少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

(2)清除并烧毁病落叶,及时剪去枯枝、荫蔽枝、过密枝,以利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3)荔枝藻斑病菌对铜素剂敏感,病重果园,可在早春发病初期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1-2次,可有效防治此病。

藻斑病(Cephaleuros Parasiticus Karst.)又名白藻病,是荔枝、眼叶片常见的一种病害,它是由一种寄生藻为害所致,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生普遍。病斑可布满叶片,影响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产量降低。

上一篇:7.白蛾蜡蝉 下一篇:8.龙眼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