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小造桥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02页(916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2毫米,翅展23-25毫米。头胸桔黄色,腹部灰黄色;前翅基半部淡黄色,密布红棕色细点,中绒外方褐黄色,基线和内横线红棕色,外横线深褐色锯齿形,亚端绒暗褐色,环纹白色褐边,肾形纹棕褐色,外缘中部凸向外方成角状。后翅淡褐色。

卵 高约0.26-0.33毫米,径约0.61-0.65毫米,扁圆形,顶部隆起,底部较平,褐绿色,卵表面有纵棱脊。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4-37毫米;体青绿色,头部淡黄色,无斑纹;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灰褐色,中间有不连续的白斑;毛瘤黑褐色并形成体表密布的黑点。第1对腹足完全退化,第2对腹足较小,行走时如尺蠖状。

蛹 体长约16毫米,红褐色。头顶中央有1个乳状突;后胸背面和腹部第1-8节背面密布小刻点,第5-8腹节腹面多刻点;腹部末端密布不规则皱纹,顶端延长成角状突,其上有臀棘3对。老熟幼虫在叶片中吐丝结苞,化蛹其中。

【发生规律】:

小造桥虫在四川重庆每年发生6代,以蛹在包被的叶片内或包叶间吐丝连缀结薄茧越冬。各代幼虫分别出现在5月中、下旬、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旬和10月中旬,第1、6代为害木槿、冬苋菜和麻,第2-5代为害棉叶,幼虫共6龄。成虫夜间活动,尤高温多湿的晚上,雌虫趋光性很强,卵多产于叶背面主脉两侧,少数分散在叶面和茎上,散产,每雌产卵约200余粒,第5、6代成虫对柑桔类即将成熟果实的威胁大。幼虫在枝叶上为害,1、2龄在植株中、下部,3龄后多集中在中、上部为害。

【防治方法】:

同嘴壶夜蛾防治。

小造桥虫(Anomis flava Fabricius),幼虫主要为害棉花等植物的叶片,亦叫棉小造桥虫、小造桥夜蛾。成虫吸食柑桔、杧果、番石榴和黄皮等果汁,国内除西北的省区外,其它棉区都有分布。

上一篇:82.茶蓑蛾 下一篇:(二十六)实蝇类害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