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棉大造桥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82页(683字)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蛾体长16-20毫米,雄蛾约15毫米,体色变异大,常为浅灰褐色,散布黑褐色与淡黄色鳞片。触角雌蛾为暗灰色,呈鞭状,雄蛾为淡黄色,呈羽状。前、后翅近中室端部各有1个不规则的星状斑,内、外横线为暗褐色。

卵 长椭圆形,青绿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40毫米,身体圆柱形,黄绿色。第2腹节背面有1对较大的棕黄色瘤突,第8腹节也有同样的瘤突1对,但较小。

蛹 体长14-19毫米,棕褐色至深褐色,有光泽。头细小,尾端尖锐,臀棘末端2叉状,气门深褐色。

【发生规律】:

棉大造桥虫在福建每年发生5代,在长江流域4-5代,第一代幼虫发生在5月上、中旬;第二代在6月中、下旬;第三代在7月中、下旬;第四代在8月中、下旬;第五代在9月中旬-10月上旬。成虫产卵前期1-2天,卵期5-8天,幼虫期18-20天,蛹期8-10天。成虫白天静伏在阴暗处或枝叶间,夜间活动,飞翔力弱,趋光性强,羽化后即行交尾、产卵。

【防治方法】:

参考油桐尺蠖防治。

棉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t Denis)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北部常见为害柑桔,在局部地区的果园内,夏秋季幼虫为害柑桔叶片严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