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黄斑绿天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37页(1287字)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1-26毫米,体宽5-6.2毫米。体金蓝绿色。触角第1-3节金蓝色,其余各节紫黑色,第5-10节外端角有细尖突。前胸背板密布细皱纹,侧刺突短钝。鞘翅各具2个黄斑,黄斑的形状和大小多变异。体腹面铜绿色,密被银灰色绒毛。雄虫可见腹板6节,第5节后缘凹入,雌虫腹板5节。其余特征酷似桔绿天

卵 圆形,长3毫米,初产时乳黄色,胶状,逐浙变成橙黄色。

幼虫 体黄色,头部黄褐色,胸足退化,其余形态特征极似桔绿天牛。

蛹 体长25毫米左右,体宽约7毫米,乳黄色,两对翅芽从背面向两侧弯向腹面,向后达到第3腹节后端,触角卷曲于体侧区。

【发生规律】:

云南思茅地区每年发生1代,幼虫在树干内越冬,2月下旬至3月上旬老熟幼虫筑蛹室化蛹,4月中旬羽化成虫已滞留于蛀道中,5月上旬成虫开始出洞、交尾,成虫寿命10-12天。成虫出洞时释放出特殊的臭气,在柑桔枝处数米就能嗅到。成虫晴天很活跃,可飞行200-300米,常停息在树内层枝叶及被害植物上。成虫在食源植物上取食或饮露水,边食边交尾,雌虫选择直径3-5毫米的结果母枝或夏梢的叉口处产卵,在盛卵期可连续产5粒,常在午后1-6时产出。雌雄比例略为1∶4,在产卵期可观察到数头雄虫争相交配的现象,雌虫产完一批卵后又再次交配。一般阳坡柑桔树较阴坡的产卵多,中、上部枝条较顶端枝条与老枝上产卵多,上海早桔、禄丰黄、四川红桔和勐版柑桔上产卵较多。6月上旬幼虫孵化后,先向上蛀食梢端,7月下旬-8月上旬调头向下为害,直至第二年2月化蛹,每隔8-10厘米向外开圆孔,蛀道长100-150厘米。

【防治方法】:

(1)清除成虫与食源植物 在5月成虫盛发期,发动群众白天在林间捕捉成虫,或清除在柑桔园附近100-200米范围内的成虫食源植物:大牛红泡果、肖黄散、碎米果、水林臭、臭灵丹、亚落青与权权草等植物,或在上述植物上喷洒较高浓度的乐果等农药,杀死前来取食花蜜、汁液、饮露水的成虫,或在果园喷1∶1∶1500倍乐果敌敌畏混合液杀死成虫。

(2)消灭初期幼虫 6月中旬-7月上旬摘除未调头向下为害的幼虫,或在初孵幼虫为害枝条成环圈状时喷1∶600倍乐果乳油。

(3)追杀幼虫 手工操作或药杀方法见桔绿天牛防治方法。

黄斑绿天牛(Chelidonium cictum Guerin-Meneville)与桔绿天牛相似,幼虫蛀食柑桔类枝条,如柚类、橙类和宽皮柑桔类,先引起枝梢枯萎,再顺着枝干向下入侵大枝或主枝,使树势衰弱,至全株枯死。国内分布云南;国外分布缅甸,印度,老挝,柬埔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