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其它病害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南方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7页(2160字)

①干腐病(Fusarium sp.),病斑为干疤型,红褐色至黑褐色,干硬革质,稍凹陷,病部常长出白色疏松霉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深入中心柱并侵害种子,后期果实呈干腐状。

②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病部褐色,革质,最后长出灰白色霉层,果实腐败。

③曲霉病(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初期病斑水渍状软腐,后呈灰黄色,病部长出黑色粉状霉层。

④棉腐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病部长满繁茂的棉花状霉。

⑤木霉病(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病部果皮红褐色、革质,坚硬,其上散生白色菌丝簇,随后长出绿色孢子堆,并可连绵成片,但以散生绿色孢子堆为特征。

⑥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rum Fcl.),病部黄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在菌丝体中逐渐形成黑色不规则形颗粒体,有的如粪状,即为菌核。

柑桔果实贮藏病害的种类较多,有的来自田间带菌,有的则为采后感染,但其病原多数为弱寄生真菌,其中以青霉病、绿霉病发生最多,是防治的重点。综合各种因素,对柑桔果实贮藏病害的防治,应抓好四大关键措施。

(1)加强田间防治。有些贮藏病害来自田间,在果实采收前已经受感染,或潜伏感染。例如褐色蒂腐病来自果园中的树脂病,又如褐腐病、黑星病等也是果园中的常见病害,柑桔炭疽病菌的附着孢子在果实上普遍存在,一旦果实在贮藏期生理变衰弱,病菌便侵入,引起发病。

由此可见,田间的防病质量,对控制贮藏病害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贮藏效果,应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适时开展田间防治,以减少病原,减少病果。贮藏入库时要严格选果,剔除病、伤果实。

(2)适时采收,提高采果质量。柑桔果实的耐藏性与果实成熟度有关,一般,充分成熟的果实风味佳,耐藏性差;过早采收的果实风味差,耐藏性好。为兼顾两者,贮藏用果的采收期以果实八成成熟度为最佳。此时果实的内在品质已达到商品的要求,含酸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仍能保持较好的风味,而且腐烂也较少。

引起柑桔果实腐烂的病原菌,多数为弱寄生菌,由伤口侵入;因此提高采果质量,避免减少伤口就能有效控制腐烂,这是贮藏成败的关键。在果实采收、运输、贮藏过程中均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给果实造成各种机械伤,如剪伤、碰伤、指甲伤、拉伤、跌伤、刺伤、擦伤、压伤等等。

(3)用杀菌剂处理。采果前先对贮藏库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用硫磺粉,每立方米10克,加锯木屑点火发烟熏蒸24小时,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500倍液喷雾、擦洗。

采后果实用杀菌剂浸果处理。杀菌剂可选用多菌灵(MBC)可湿性粉剂500-1000ppm,或苯菌灵(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0ppm,或噻菌灵(特克多、涕必灵、TBZ)悬浮剂500-1000ppm或抑霉唑水溶性粉剂500-1000ppm。

上述杀菌剂对青霉病、绿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其它病害的防效不理想。为了兼治蒂腐病、黑腐病、炭疽病,常在杀菌剂中混用2,4-D200ppm。2,4-D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本身不具有杀菌作用,但有保护果蒂新鲜,延缓果实衰老,从而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间接防病作用。另据试验观察,使用2,4-D必须在采后3天内进行,否则效果则差。

(4)创造良好的贮藏条件。目前我国柑桔果实贮藏方式以常温贮藏为主,在大中城市采用低温贮藏。常温贮藏又以通风贮藏库最为普遍,除此之外,还有地窖贮藏、联拱沟窖贮藏、地下库贮藏等。

通风库建造时要注意隔热和通风两个条件。果实入库后,应根据季节,通过通风窗的关与开,调节库内温、湿度。使库内温度保持在5-9℃,相对湿度90%左右。果实用塑料薄膜包裹,能有效保持果面湿度,减少失重,减少传染。

冷库的管理主要是温度的控制和及时通风换气。冷库的温度控制应根据柑桔果实的种类、品种而定,其最适贮藏温度:甜橙为3-5℃、温州蜜柑4-6℃、椪柑7-9℃、红桔10-12℃。

冷库通风换气,应在每天早晨进行,及时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使库内二氧化碳不超过1%,氧气不低于17%-19%。

上一篇:(5)褐腐病 下一篇:12.柑桔溃疡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