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65页(874字)

文艺美学专着。

作者贝尔。中译本为周金环、钟元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该书分别从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艺术兴衰的历史、艺术创作的原则方法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总结了自塞尚以来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实践及其经验,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颇有创见的“美学假说”,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形式论文艺美学思想。关于艺术,作者认为它不是社会生活的再现,艺术与功利无关,故与社会生活也没有关系。但艺术同宗教有关,它们都是人们为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基于此,该书十分推崇原始艺术与基督艺术,指责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说其迎合了功利要求,丧失了艺术价值。

该书指出,艺术从塞尚的成熟起才开始一场追求不可思议的“有意味的形式”的新艺术运动。“有意味的形式”是一切艺术的根本性质及其作品的价值所在。所谓“形式”,指艺术作品内各种要素或各个部分构成的一种纯粹组合关系或特殊方式,如视觉艺术中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所谓“意味”,指不同于日常情感的一种特殊的不可名状的审美情感,它包含作者独特的内在体验以及模糊的非自觉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某种特殊方式将线条、色彩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来表现。这种审美情感又不过是对宇宙的感情意味的感受,对终极现实的感受,因此它也包含着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可以说,宇宙的感情“意味”是贝尔形式论美学的理论基石。

他说:“一幅杰出的未来主义绘画可以像一种杰出的心理学一样获得成功。通过线条和色彩,它将揭示出一种令人兴趣盎然的精神状态的全部复杂性”。

因为这类绘画遵循的是“简化”的构图原则,去掉了有意提供信息与知识的东西。所以对于描述性的绘画贝尔是反对的,他认为再现生活为主旨的绘画不是艺术作品,是一种图解手段,是用来传达消息的。

再现是一个艺术家无能的标志。他推崇“找不到精确的再现”,只有原始主义绘画,只有“有意味的形式”。

他认为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主义绘画和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绘画保持了内在情感,是有艺术生命的“有意味的形式”。

上一篇:贝尔 下一篇:沃林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