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644页(871字)

【生卒】:1856—1939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生于犹太人家庭。1881年获医学博士。长期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理论研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精神分析从医学推向心理学、文学、美学和哲学。自1900年开始,接连出版《释梦》、《性欲理论三讲》、《创作家与白日梦》、《达·芬奇和他的童年回忆》、《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着作,提出无意识论、泛性论、情结说等一系列研究深层心理的基本理论和“自由联想”方法,创立了精神分析学,他的学说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

其特点是对人的无意识(或称潜意识)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着重揭示人的心理底层的本能欲望。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潜意识的,以性本能冲动为原动力,他将代表性本能的力量称为“里比多”,又认为人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弗洛伊德分析了大量的梦境,认为“梦”实质上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替代性满足。由于里比多冲动不能随时得到满足而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内便形成“情结”,例如“恋母情结”或称“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或称“厄勒克特拉情结”。他还提出由“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层次组成的人格结构说。

所谓“本我”处在无意识层,渴望满足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处在“本我”与“超我”的挤压之间,调节人与外界的联系,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监督自我,压制本能冲动,遵循“至善原则”。

这三个层次的“我”共同处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常互相矛盾冲突,因而出现人格危机。只有通过“升华”,即“里比多转移”,才能实现文化艺术上的目标。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来解释文艺现象,提出他的文艺心理学观点,认为“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艺术具有一种“补偿”功能,使人们“在幻想中享受强烈的快感”。他用泛性论解释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认为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达·分奇的绘画《蒙娜·丽莎》也根源于“俄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开拓了人们过去重视不够的深层心理领域,对20世纪文学艺术,特别是对现代派文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