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底美,诗底形象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92页(735字)

美学与艺论文。

作者黄药眠。见作者的诗论专着《论诗》(桂林远方书店1944年版)。

文章从美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何谓诗美,如何做到诗的形象化,其中对创作、欣赏心理多有阐说。①强调生理因素在美感中的作用,认为人的视、听、触及嗅等感觉,是产生审美心理的重要原因。清新的空气,冬日的阳光,海的波纹及波动的节奏等,之所以引起美感,还是因为它们“引起了我们人身内生理的舒适而发生的”。是由于生理条件所引起来的美感。

②在强调美感是主体心理,生理与客观社会因素统一的产物的前提下,提出诗创作中两种心理现象,一是“移情”,比如“远山含笑”,“其实远山无所谓笑不笑,远山不过是引起我们心里愉快的一个因素,因为我们心里愉快了,把这种感情移到客观的远山上去”,“把客观主观化了”。二是“感觉的转移”,“比方圆滑,这本是诉诸触觉和视觉的,可是现在变成为综合感觉的形容词了”。

又如,诉诸视觉的变成诉诸听觉,“银浦流云学水声”等等。

③具体阐说了好诗在“读者的心理”上的感受,一是“从心理状态说是当时读者的确因为受作者强烈的感情震撼,而有一瞬千年之感”,“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二是“会觉得诗人正说出自己想说而没有说的话”;三是读了好诗,“常常会忘记了自己而走进到诗人的境界里去”,“和作者共鸣”;四是受好诗启发,会加深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新的感触”,换言之,促使我们用诗的形象的眼光去接触外物。

④认为诗人要使诗歌做到形象化,除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条件外,在心理上,“需要敏税的感觉,很强的记忆力和组织力”,“具备着突入现实的热情”。而且,尤其要求诗人有“诗的本能冲动”,即“更多的感情的成分”,去接近现实生活。

这里已经包含了诗创作心理过程的多种因素。

上一篇:论画 下一篇:戴望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