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谬误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28页(641字)

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中“新批评”派的一个术语,由美国的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共同提出。

他们认为“感情误置”与“感受谬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情感放置到了不该放置的地方”,后者的意思则是“感受走入了误区”;前者强调的是读者,后者强调的是批评家。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为了辨清艺术本体和批评目的服务的。在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看来,语词提供的只是感情的基础而不是感情本身。

拿接受活动来说,文学提供的只是“生动的概念”,充其量也只是产生感情的原因,绝不是感情本身。

对于读者来说,他阅读文学并从中得到强烈的感情反应,那是他自己的事,与艺术本体无关,也不是艺术活动的环节。对于批评家来说,如果把文学(或其他艺术)作为“传达感情”的东西看待,认为作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说的是自己或其他人的感情,那就是大错特错,把感情的基础和感情本身混为一谈。由此,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认为,不管是读者还是批评家,只要他认为感情是从文学中输出的,就是把感情的位置弄错了地方,这就是感受谬误。读者如果不把作品当成作家或自己的感情的再现、倾泄,而当成某种可以产生反应的情况、知识;批评家如果不在作品中寻找并统计感情,而是作为作品意义的启发人和诠释者;这样,他们才是合格的感情正置的接受者和评判者。

由上可见,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感受谬误”这一术语,目的主要是为了将接受者和批评者在阅读与欣赏活动中的内在的主观状态抛开,使作品成为艺术本体和艺术研究的独立对象。

上一篇:意图谬误 下一篇:感情误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