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反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02页(890字)

也称“差异性反应”,指接受者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在具体的接受活动中都会表现出有一定差异的反应。

就个体而言,即使同一国度、同一时代的接受者也由于种种主观条件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反应,所谓“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奇而跃心,爱奇心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文心雕·知音》)。究其原由有:①思想认识的差异。这里导致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深浅有别的直接原因。②生活经验的差异。

正如丹纳所点破的那样,一个人所能了解的情感只限于和他自己感到相仿的情感,接受者无疑更倾向于那种可以用自身的生活体验可以包容和期待的那种情感,否则就可能兴趣索然或是味之淡漠。③文化修养的差异。

理想的艺术接受无疑是一种复杂微妙的高级精神活动,文化修养(特别有关艺术作品的知识和实际欣赏经验的积累水平等)会十分深刻地在具体的反应中映现出来。文化修养越是深广,接受反应也越是丰富有致。④即时的心境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个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都拥有同一种心境,而不同心境对其后的情感活动的影响是相当微妙和无所不在的,这就使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接受反应。

最后,就艺术作品本身来看,它是一种多义的统一体,其内涵在本质上是和单义的事物有深刻的差距的,因此可以说对艺术作品予以审美观照的任何接受反应都有其合理性和正确性,就像屠格涅夫在其《哈姆雷特与唐·吉诃德》中所说的那样:“对作品的看法也像对人的看法一样,可能是无限地多样、甚至矛盾——但同时又同样正确。”从群体的角度看,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层的接受者,其反应也是多样化的。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它几乎成了引发不同时代不同欣赏趣味的重要触媒。

而不同的民族在接受时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也是有差异的,譬如中国的松、梅、竹、菊,一般的异族接受者只感受到表层的物象意义,而中国人却能强烈地体味到人格的力量,甚至对同一枝梅在不同的作品中的格调也可感受出极其细微的差别来。

多样性反应既是必然的,也是相对的,它的另一极总是一致性反应或“审美一致性”,两者相互作用,构成了接受反应的无尽运动。

上一篇:拒斥反应 下一篇:变态反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