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80页(920字)

指把特定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特殊接受行为。

虽然从事翻译的接受者一般都以原文本意义的存真、复原、对等为目标,但是这种情况严格地说是不可能的。更多的往往是不逮原意和增益歧义之间的徘徊状态。美学家桑塔耶那曾经这样深有体会地指出:“词的确切对象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同一名称,例如不只‘home’(家——英语)或‘mon ami’(我的朋友——法语)这些词就不能翻译;而且即使对象相同,体现在一个词中的对它的态度也是不能用另一个词来表达的……用英语‘bread’译不出西班牙语‘pan’(面包)的人情味的强度,正如用希腊语‘Dios’之译不出英语‘God’的庄严神密的意义。后一个词绝不是表示一个对象,而是表示一种心情,一种精神状态,更不用说整章的宗教史了。

”(《美感》)确实,一般的语词的翻译已非易事,那么文学(尤其是)的翻译就更难曲尽其意了。像雪莱和弗罗斯特这样的大诗人甚至都断言过,译诗就是把一束紫罗兰掷入熔炉,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的东西,等等。

不过,尽管绝对等值的翻译几乎不可能,然而桑塔耶那和诗人们的体会更应该理解为翻译所具有的难度,而不是那种不可能性。从翻译的实际情形来看,大致有这样三类。

一是原文的风采有较多的损失,如海明威的小说,其诗化的语言意境一方面来自当代活泼泼的美国口语,而另一方面则可能和《圣经》的文字风格有关。

但是,这两方面结合的意味在译文中几乎荡然无存了。二是原文和译文大体持平,通过译文基本上可以把握到原作的底蕴,如朱生豪和梁实秋的莎剧译作堪称译作的范本。三是译文远胜于原作,像波德莱尔以诗人之笔所译的爱伦·坡的作品比起原作还要出色,而几乎在任何一部西方文学史里都找不到一席之地的E·伏尼契的《虻》,原文的文体相对干枯,但中文译本却使她在中国获得了登峰造极的声誉。

撇开语言本身的因素,翻译之所以不可能成为一种等价的意义转换,还因为译者的意旨很难完全切合原作者的意旨,时代、文化、种族和环境等因素都给译事带来微妙之至的影响。由于翻译者不仅仅是在他母语读者中第一个接受原作的人,而且他的接受结果又要成为其他接受者的接受对象,因而他的地位作用与实际影响就难以估量。

上一篇:理解 下一篇:范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