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吟志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283页(539字)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术语。

见于刘勰《文心雕·明》:“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认为,诗歌创作基于人的情感冲动,而人的情感与一定的外物相感应,自然发生创作,“感物吟志说”是传统的心物感应说在审美心理领域的体现,是《乐记》“感物动心”说的进一步明确的表述。在中国人看来,人心和物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共通的结构,万物永远是人类仿效的范本,观物可以汲取天地之精神。

故在中国人看来,只要诉诸观物、感物,情从中来,志由中出,诗歌也因此生成。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深化了这一思想。他认为,人具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人平时心灵处于宁静的状态中,这种宁静而不泛波澜的心灵状态显然是于诗歌创作不利的,诗歌需要冲动,有冲动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表达的欲望。

上述两方面都要求诗人在构思时必须寻求外在契机,这样刘勰就将“感物”和“吟志”结合起来,将“感物”作为创作的心理动力源泉。他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此处意思为:人的七情平时并不能真正显露出来,只有“应物”才能激起情感的轩然大波,将“应物”作为创作的必不可少的启动力。“物”的冲击打破了心灵的原有平衡,使其显露出某种趋势,从而产生创作冲动,缘此“情”得以萌发艺术创作。

上一篇:澡雪精神 下一篇:蚌病成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