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象阶段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73页(1206字)

精神分析学的一种论说。

是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雅克·拉康在他的论着《形成“我”的功能的镜象阶段》(1949)中提出的。拉康把儿童对语言能力的获得作为心理形成过程的一个分界期,即分为前语言阶段和语言阶段。

前语言阶段便是镜象阶段,或称为想象的(形象的)领域。获得语言的过程便是个体被改造为主体的过程,语言阶段或称为象征的领域。镜象阶段,是儿童在6-18个月之间的发展阶段。这时婴儿的运动机能尚未成熟,不能随意运动,但他能通过注视镜子发现此时尚被看作是“他人”的自己的镜象,以及身旁母亲的镜象。

这使婴儿确认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以及自己与自己的镜象的同一。婴儿对“我”的独立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镜象同化的基础上的。

儿童通过镜象与外部世界建立起一种虚构的关系,这个外部世界是“一个富足的世界,没有任何匮乏与排斥:站在镜前,‘能指’(婴儿)在他自己的映象的所指中看到了‘完美’,即一个完整无缺的个性”。这个镜象对婴儿而言,是一个完善的、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此时婴儿主体对自己肉身在镜中的影象无限爱恋。所以,拉康指出:主体与自身镜象同化的阶段也是其“自恋狂”的阶段。同时,自我的觉醒也是婴儿对自我身体统一性的意识,因为此时他还不能通过自主性动作来体验这种肉体的统一性;他是通过对别人的和自身镜象的视觉统一性,间接地认出自身的统一性的。

可以说:镜象阶段开始了婴儿“想象的”(形象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欲望、视觉形象和想象或幻想的世界,它受所谓“幻想的逻辑”的支配。拉康的“镜象阶段论”重新改述了弗洛伊德的主体与客体的同化理论:婴儿借镜象获得的自己的整体感,这种认同只是想象,因为婴儿还没掌握语言,故可以说这一认同是一种误认。

只有进入语言阶段(或称俄狄浦斯阶段),也就确定了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在镜象阶段,父亲被假定为缺席,婴儿只知母亲的存在,并下意识地想取代父亲的职能。

拉康称此为儿童的初次认同。到父亲介入后,把文化存在的习惯传授给子女,使婴儿最终屈从于“法”的压制,二次与父亲同化。二次同化是婴儿从想象领域进入象征领域的必要条件,二次同化也就是主体在遭受社会文明制约时向文化规范认同和归顺的过程。拉康的镜象阶段论对于理解电影的现实具有本质性的意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每一种混淆现实与想象的情况都能构成镜象体验。

作为文化象征的电影,同时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正是以转换的方式沟通观影者与社会的联系。

拉康的论说影响着众多的电影理论。拉康说,镜象是主体与包括他人在内的客体进行“自恋性”同化的原型。法国电影理论家博德里指出,正是这一原型为电影观众深层心理分析提供了模型;他认为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影观众的情境具有双重的类似性,首先镜子与银幕外形相似,银幕的电影影象同样构造了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其次观众在昏暗的放映厅中听任虚构的电影的摆布,这种认同与婴儿初次同化的状态相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