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狂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57页(645字)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关于歌创作心理和文艺审美心理的理论。

柏拉图认为诗人作诗“并不凭智慧而是凭一种天赋和神助”,他否认理智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而强调对神灵的感应。他认为一位诗人作出一首优美的诗歌是因为有神力凭附,诗人仅仅是在代神说话,如果诗人“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作,就不能做诗”,也就不可能代神说话了。

所谓“迷狂,柏拉图曾将其分成四类:一是预言的迷狂,这有如女巫在宣示神谕时的呓语;二是宗教的迷狂,此主要体现在举行各种宗教性祈祷、祭祀时那些虔诚信徒的狂热心理;三是诗兴的迷狂,这主要是指诗人因神灵凭附而至神智迷狂的状态,柏拉图认为这种迷狂的诗是任何神智清醒的诗所无法比拟的;四是爱美的迷狂,此主要是指人只有依靠心灵的直觉即非理性的“迷狂的心理”去领悟绝对的美或曰美的理念,这实际上是审美直觉的最早表述。

在上述四种迷狂中,前两者主要是指宗教心理,后二者才是对文艺心理现象的解释。

柏拉图的“迷狂”说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不管是诗的创作还是对美的内心审视,似乎都只有进入到某种迷狂状态从而达到与神灵相通后才能完成。柏拉图的迷狂说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古罗哲学家普罗提诺提出的“流溢说”明显脱胎于此,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美学、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的超功利的美学观、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观审说、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以及20世纪各种关于直觉和唯心主义文艺观,其源头都可追溯到柏拉图的“灵感论”和“迷狂说”理论之中。

上一篇:积淀说 下一篇:性格二重组合原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