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32页(894字)

中国古代关于美感心理的一种理论,南朝钟嵘提出。

见于《品序》:“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所谓“滋味”,即美味,如《礼记·月令》:“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钟嵘认为,五言诗与四言诗相比,更富于美感,更耐人寻味。所谓“诗有滋味”,指诗应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蕴。钟嵘论诗尚滋味,涉及两个重要的审美心理思想问题:①衡量一首诗的好坏,不是看诗的典故是否多、文辞是否协音律等,而是看它给读者留下哪些审美意味。

“味”本是一种作用于口、鼻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不能用概念来描述,又可以持续一定时间。钟嵘以之来比喻审美,就是用以强调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点,这与他所强调的“文已尽而意有余”的美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②滋味说还体现了钟嵘的审美认识思想。

要判定一首诗是否有味,还与鉴赏者的审美认识形式有关,对此,钟嵘提出了以“味”去辨味的方式。如《诗品》评张协云:“调彩葱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评应璩云:“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至于‘济济今日所’,华靡可讽味焉。”这里的“味”是动词,即读诗的方式。“味”不是逻辑概念地把握,而是感悟、体验,细心研味,沉吟讽诵,由此把握诗中亹亹难尽的韵味。

钟嵘滋味说所反映的这两个理论层次,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艺心理思想的民族特征,重体验,重了悟,重含蓄蕴藉和象外之象的韵味。

该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先秦典籍中,“味”就被广泛使用;到汉代,“味”被引入到文学之中。王充《论衡·自纪》:“文必丽以好,言必辩以巧。言了于耳,则事味于心;文察于目,则篇留于手。

”魏晋北朝时期,“味”则被广泛使用于审美领域,《文赋》就以“大羹之遗味”比喻艺术之美;嵇康《声无哀乐论》云:“夫曲用每殊,而情之处变,犹滋味异美,而口辄识之也”。刘宋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也谈到“澄怀味像”这一重要问题。钟嵘滋味说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它比以前的理论更加系统,因而备受后人重视。

上一篇:情志合一说 下一篇:境象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