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思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49页(418字)

又称“逻辑思维”。

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同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

抽象思维遵循了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前提,人们在实践中由感官感知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形成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分析、综合,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和本质,并通过逻辑判断、推理过程进行论证,最后形成定义、定理、公式。

抽象思维是在理智的严格控制下进行思维的,不允许情感支配逻辑的推理和判断,也不允许情感控制严谨的理论论述和精确的数学计算。抽象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在艺术活动中也不能排斥和否定其重要作用。

在艺术活动中由于抽象思维的参与,可以使艺术家更准确、深刻地领会、把握客观对象的内在意义,并对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起一定的指导作用。这种作用也因艺术的种类和体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上一篇:形象思维 下一篇:平面思维
分享到: